专业资料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最新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
2024-12-18
干眼系列
2024年12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角膜病学组发布了最新《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此次修改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和经验,总结和凝练临床观点和认识,修订并更新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以满足临床实践需求。
干眼是一类多因素导致的眼表疾病,表现为泪液的质、量及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以及眼表组织炎性反应、损伤、神经异常,临床出现眼部干涩、烧灼感、畏光、异物感、疼痛及视觉功能障碍等多种症状。目前,全球干眼的患病率为5%~50%,我国现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干眼的患病率约21.0%~52.4%。
干眼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五类:
遗传因素
全身因素
生活方式相关因素
眼部因素
环境因素
干眼检查
EYESIS干眼综合检查仪泪河高度
EYESIS干眼综合检查仪泪破时间

(1)泪膜脂质层厚度:使用干眼综合检查仪,根据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估计脂质层厚度。
(2)睑缘及睑板腺开口形态:睑缘充血,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过度角化、形态不规整、新生血管,睑板腺口出现脂帽、隆起、脂栓等,提示MGD。
(6)泪膜规则性检测: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和表面不对称指数。行泪膜像差分析检查,分析泪膜动力学特性和泪膜稳定性。
干眼分类
水液缺乏型 脂质异常型 黏蛋白缺乏型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 混合型
干眼分级
干眼诊断
干眼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