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眼临床诊疗指南》对冷敷治疗干眼作用机制的解读
眼睑冷热敷是采用热传导效应,升高或者降低局部温度的一种物理疗法。今天美迪信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干眼临床诊疗指南》中对冷敷疗法的解读。
1、止血
冷敷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2、减轻炎反
可使局部血流减少,降低新陈代谢,减少局部炎性渗出,减轻炎性反应。
3、镇痛
低温可减少局部神经冲动的传递,缓解局部疼痛。
4、冷感受体
基础的泪液分泌可随着环境和眨眼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有动物模型研表明,哺乳动物角膜表面存在受神经支配的冷感受器,对于眼表微小的度变化极其敏感。这种突出的冷敏感性可归功于眼表的冷感受体蛋白时受体电位M型8(transient receptorpotentialmelastatin 8,TRPM8)通道的高表达,角膜冷感受器的活性可在正常眼表温度下维持基础泪的分泌,当角膜表面的温度升高,冷感受刺激减少,泪液分泌则降低当冷敷时,角膜冷感受器活性增强,刺激泪液分泌。
《中国干眼临床诊疗指南》指出,眼部的冷敷温度应该以冰水混合物为准,温度在0~10℃之间,保持5~10分钟,并可以重复3~4次。冷敷期间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皮肤冻结温度在-5℃,过低容易造成局部冻伤。另外,每次冷敷时间约为10分钟,过程中要观察皮肤变化,如果发现皮肤苍白、青紫、麻木感,表示静脉血淤积,应停止冷敷,否则会造成冻伤,然后依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冷敷频率。
干眼,水液缺乏型。
急性眼部炎症,如过敏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巩膜外层炎、眶蜂窝织炎及急性泪囊炎。
眼睑接触性皮炎或药物性皮炎。
眼睑和眶周术后,3天内冷敷,之后可行热敷。
内眼术后。
眼睑闭合性外伤和结膜下出血2天以内。
眼部开放性伤口或眼睑皮肤感染。
对冷过度敏感。
周围神经病变。
慎用于老年人、婴幼儿等产热或保温能力较弱、温度调节功能较差者。
简易冷敷方法 可采用浸泡在冰水混合物的冷毛巾,每隔4~6分钟更换一次冷毛巾。冷敷结束后,需要用干毛巾擦净眼部皮肤。
商用冷敷方法 主要是一次性冷敷眼贴、医用冰袋和具有制冷功能的熏蒸设备,例如:新型的美迪信EYESIS干眼恒温冷热一体干眼治疗仪,可以提供0~10℃区间温度的恒温冷敷治疗,默认每次10分钟冷敷时间,每天2~4次,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调整。皮肤冻结温度为-5℃,因此冷敷时不宜温度过低,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而调整。 EYESIS干眼恒温熏蒸治疗仪